秋天的幸福
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,同理,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秋天。
時令已是白露了。晨起,開窗,微涼的風攜帶著桂花的馨香涌入臥室內。深呼吸,默默望著樓下一樹樹繁花,那些無數的金黃色米粒,在蔥郁的繁枝茂葉間兀自璀璨,和煦、華美,無比熱鬧,又無比安靜。
年年桂花開,今年感受頗不一樣——我覺得,桂花的香味是溫暖的,是人間煙火的香,好比廚房里飄出的飯菜香味,瞬間便能安撫焦躁沮喪的情緒。秋天漸深,蕭瑟的日子里,滿樹繁花盛開,幽香彌漫,人的嗅覺整天被一種芬芳所牽引、籠罩,心兒也變得柔軟,不由得生出對人世、對季節的繾綣之情。
這樣美好的秋日,要如何才能留?太美好的東西,反而讓人生出隱隱的不安,總擔心它轉瞬即逝。歸根到底,是人的局限,和面對美的挽留之心。索性,我把小書桌搬到陽臺上,成天坐在那里,喝茶、看書、寫字,一抬眼就能看到桂花。
下樓,出去買菜。昨晚落了一夜的雨,所有的樹被洗得干干凈凈。紫薇樹下,落紅滿地。梧桐開始落葉了,隨意撿拾一片,新鮮、完整。林蔭小徑上,一個中年婦女正在清掃落葉,一叢一叢的黃,堆在地上,有風吹拂,如一簇簇火苗在跳動,是一種奇異的美,驚心動魄——所謂春天看花、秋天賞葉,還有什么顏色的美,比得過秋天的落葉呢?赭黃、明黃、深紫、通紅……每一片用的都是繁筆,濃墨重彩地洇在大地的宣紙上,在感觀上,反而勝過了春夏的繁華。
石榴樹上還懸掛著幾顆果子,小小的,蕭瑟的瘦,遠觀,有寫意的恬靜寂淡。幾朵菊花開在小區花壇里,花瓣上滾動著水珠,搖搖欲墜,像昨夜殘留的夢。不過,這些都屬于庭院小美,它們均不能構成整個秋天的壯闊浩瀚。樹才是秋天的代言人——比如梧桐、銀杏,那一瀉千里的黃,在秋日斜陽下,波瀾壯闊。如今,我愈來愈覺得,真正的美應該在秋天,平和、從容、有力量,像黃昏時的散步。這多么像人生,歷經年輕時的青澀酸苦,中年后步入迂徐沉靜。看來,劉禹錫所言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”并非矯情的表達,而是歷經滄桑之后的感慨,這大約源于年歲的滋養、心境的豐潤。
秋天適合閑坐、吃茶、讀書、發呆。樹上鳥雀已經飛遠,那些聒噪的聲音遠去了,只留天地靜美無言。秋季的天空比其他季節更藍,更高,更遠,更開闊,偶爾飄過的云如風行水上、帆在洋里,是天地貫通物我融合的大氣之美。
一日三餐和茶桌上的各色果品,是秋天的況味了。超市里獼猴桃在促銷,這是我喜歡的水果,一次性買回很多。一半存放著,不幾天就變軟了,吃起來有蜂蜜味,甜美多汁。一半洗凈晾干,用來泡酒。冬天到了,圍爐吃羊肉、喝果酒,不亦快哉。清甜的獼猴桃酒,呈淡綠的青玉色,讓人憶起盛夏的光陰。南方的冬天沒有雪,風雨如晦,我自掩門喝酒吃肉,飯后再泡一壺濃釅的紅茶。紅茶之色,像丹楓的夢痕。紅茶之味,在我看來,是往事的味道,正如張愛玲所言:“像記得分明的快樂,忘卻了的憂愁。”
周末回鄉下,母親正在曬花生。她高興地說,今年豐收啦!那些種子,原是春節剩下的,沒吃完,母親看著可惜,就在春分時播下了種。種著玩的,也沒指望收成多少,沒料到,竟收獲頗豐。曬墊上攤開沉甸甸的喜悅,顆粒皆飽滿,剝開來全是紅衣,味道香濃,細細吃起來,分明有泥土和陽光的味道。
轉眼,板栗也該上市了吧。我曾經在《親愛的板栗》一文中,詳述了街頭的糖炒板栗,它的香氣甚至比味道更誘人,更有穿透力。在寒冷的秋風中,那一縷縷熱乎乎的香氣格外慰藉人心。板栗燉雞是我的看家菜。其實,也是偷懶的方法,雞塊焯水之后,再猛火沸開,依次把姜、蔥、香菇、板栗等各種食材扔進去,小火慢煨,一邊燉還可以一邊讀書,只要在鍋上擔根筷子就行。砂鍋里“噗噗”地沸騰著,香氣從廚房里飄出來,回蕩在家里每一個角落。因為這香氣,我的家,像一個好朋友開始微笑,表情生動愉快。天色已黃昏,下班回家的人,辛勞一天,有一鍋香噴噴的雞湯熱熱地迎候他,也是可堪慰懷吧。
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《秋日》一詩里寫道:
誰此時沒有房屋,就不必建筑
誰此時孤獨,就長久孤獨,
就醒來,讀書,寫長長的信,
在林蔭道上來回
不安地游蕩,當著落葉紛飛
如果在盛大的秋天,依然有人滿懷憂傷,我想,最好的辦法就是停止思索、停止思念,心無雜想,讓“一切的一切”歸零,安住當下,閉上眼睛。你聞到了嗎,花香、茶香和食物的香氣交織在一起,像一支交響樂回環往復,這樂曲深入肺腑,足以抵御塵世所有的蒼茫和虛無。
這樣說,是否很沒出息?忽然憶起一事,有人問正在澆花的圣方濟各:“如果明天你就要死去,那今天做什么?”答曰:“澆花。”這么一想,也就安然了。
時間:2025-04-25 作者:校園文學網 來源:校園文學網 關注:
日記推薦
- 面對一城水
- 近日,連續不斷的雨水,讓很多城市汪洋恣肆,變成了龐大的蓄水池。
- 04-25
- 秋天的幸福
-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,同理,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秋天。
- 04-25
- 慢茶,慢生活
- 從前的植物很慢,自然而然生長,自然而然收獲,不知道什么是早市,什么是好價錢。
- 04-23
- 我在書中,我在人間
- 最近看到一篇“讀書不光治愈,也可能致郁”的微信推送文章,并以馮小青讀《牡丹亭》后致抑郁身亡的例子為佐證,提示人們選擇書目的重要
- 04-23
- 蓮池有清水
- 古城有蓮池,熙熙攘攘的裕華路距此僅一步之遙,進出在一念之間。園內十畝荷塘,西南有昆閬苑,月亮門迎面矗一太湖巨石,滿身孔竅,后擁
- 04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