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聽那些“專家”的
如今,網絡上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,專事顛覆人們的傳統觀念,挑戰正常的生活方式,以博取眼球。
比如,端午前,我就看到一篇文章,說粽子不能吃!我好奇,心想這散發著誘人清香的粽子,人們都吃了上千年了,怎么一下子就吃不得了呢?打開一看,里面煞有介事地說,粽葉里含有一種什么微量元素,對人體有害,若是長期大量食用的話,會產生不良后果。我心想,吃粽子不過是端午節的習俗,也就是端午的時候吃一點,嘗個鮮,誰會“長期大量食用”呢?
又一次,我看到一篇文章,是某大醫院的醫生寫的,說白酒一滴也不能喝。仔細看了,其實它里面的立論依據,是指每天喝一斤白酒所帶來的危害。每天喝一斤白酒固然有害,再強的身體也會被喝垮,但怎么能據此說白酒一滴也不能喝呢?
還有一次,說早晨鍛煉身體危害很大。說是上了年紀的人,若早晨起來做劇烈運動,會加重心血管的負擔,發生危險。我的老天!誰要你一早起來就去做那種上氣不接下氣的劇烈運動呢?散散步、做做操、打打太極拳,不是很好嗎?……
這樣的文章,看的多了,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把一些小的危害無限地放大,然后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,用以嚇人!這些觀點,貌似正確,其實毫無道理。
在這些“專家”們的鼓搗下,不僅是煙不能抽了,酒也不能喝了,肉也不能吃了,甚至連油、鹽、糖等這些日常的食物,也都被妖魔化了。
其實,世界上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物呢?任何東西都是有利有弊的,飯吃多了還會撐死人呢!關鍵是要把握好度,趨其利而避其害,這才是科學的態度,正確的生活方式。怎么能看到一點害處就否定全部呢?那樣的話,這人還怎么活?
別聽那些“專家”的,該怎么著還怎么著,一切順其自然。
時間:2025-04-11 作者:校園文學網 來源:校園文學網 關注:
隨筆推薦
- 別聽那些“專家”的
- 如今,網絡上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,專事顛覆人們的傳統觀念,挑戰正常的生活方式,以博取眼球。
- 04-11
- 談論“自立自強”
- 剛剛看了一位站友的文章《我沒有亂花錢》,看完這篇文章,我的心里頗有感觸。
- 04-11
- 關於梅龍鎮
- 今日聽了譚派/梅派的“游龍戲鳳"我自然就想到了"梅龍鎮”因為:這出戲的正名就是梅龍鎮。
- 04-11
- 談論“品德”
- 一個人有品德有修養的人,我想他走到哪里,都是受人歡迎的。
- 04-11
- 放養式閱讀法
- 如今,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都很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,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這樣一種情況
- 04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