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讀后感600字
道家學(xué)派自春秋的老子開始,就主張順應(yīng)自然,清靜無為,戰(zhàn)國時期的莊子也認為人生應(yīng)精神自由,保持獨立人格,《列子·湯問》便是由道家的列子所編。
其中一篇,是家喻戶曉的愚公移山:太行、王屋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,本在翼州之南,河陽之北。
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懲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聚室謀日:“吾與汝畢力平險,指通豫南,達于漢陰,可乎?”雜然相許。......
河曲智叟笑而上曰:“甚矣,汝之不惠!以殘年余力,曾不能毀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”北山愚公長嘆曰:“汝之心固,固不可徹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雖我之死,有子孫焉……
帝感其誠,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,一厝朔東,一厝雍南。自此,冀之南,漢之陰,無隴斷焉。
本文講了愚公決定移山,被河灣上的老頭譏笑,他兩個的對話被天帝知道后,天帝被感動,命令夸娥氏背走了兩座山。
本文象征了“道的永恒”,因為愚公移山中,“子有孫焉”,子子孫孫即為永恒。它想告訴我們的,便是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。它運用了多處對比,愚公與智叟,兩人對話也加深了本文想要表達的情感。本文“愚”與“智”,兩個字做對比,但“智”并不是真正的智,“愚”也是為了突出強調(diào)愚公的堅持不懈。
堅持不懈,方能克服困難。
時間:2025-03-20 作者:校園文學(xué)網(wǎng) 來源:校園文學(xué)網(wǎng) 關(guān)注:
讀后感推薦
- 愚公移山讀后感600字
- 道家學(xué)派自春秋的老子開始,就主張順應(yīng)自然,清靜無為,戰(zhàn)國時期的莊子也認為人生應(yīng)精神自由,保持獨立人格,《列子·湯問》便是由道家
- 03-20
- 秋天的懷念讀后感500字
- 女人是脆弱的,但母親是堅強的。對于這句話,我是深有體會的,因為史鐵生的母親就是如此,我的母親也是如此。
- 03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