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、最具傳統特色的節日,是承載著中華文化悠久歷史和深厚情感的重要時刻。”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,一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。懷揣著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滿腔熱忱,1 月 13 日,我們福建農林大學大學生研習社 “福韻尋春” 實踐隊,浩浩蕩蕩地奔赴福建省屏南縣前汾溪村、廈地村、龍潭村等地。這一次,我們緊緊圍繞 “春節文化” 這個主題,開啟了一段充滿未知與驚喜的社會實踐。

剛到屏南,我就被這里質樸的風土人情深深打動。錯落的古老村落,就像歲月精心繪制的水墨畫;蜿蜒清澈的溪流,潺潺流淌,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;熱情好客的村民,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,讓我們這些初來乍到的人,一下子就有了家的感覺。春節前夕,整個屏南更是熱鬧非凡,大街小巷掛滿了紅燈籠,到處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,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探索充滿了期待。
1 月 14 日上午,我們精心策劃了三個活動,分別是 “春節影像計劃”“春節禮物計劃” 和 “春聯送福計劃” 。大家拿著相機,在村子里跑來跑去,為村民們拍攝一張張溫馨的全家福。看著村民們幸福的笑容,我心里也暖暖的。我們還親手制作了曲奇餅干和文創禮物,把滿滿的祝福送給他們。邀請文聯老師寫春聯的時候,現場圍滿了村民,大家都在等著把這份福氣帶回家。劉阿姨接過春聯的時候,笑得合不攏嘴,一直說著感謝的話。那一刻,我真切地感受到,我們的到來,真的給這個村子帶來了不一樣的溫暖。
下午,我們走進了前汾溪小學,開展 “春節文化進課堂” 支教活動。總書記說過,要重視鄉村地區的文化教育。我們給孩子們講春聯的起源和文化內涵,教他們寫春聯,感受漢字的魅力。課堂上,孩子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好奇和興奮的光芒,他們認真地寫著春聯,一筆一劃都充滿了對春節的期待。我們還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春節主題游戲,看著孩子們玩得那么開心,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。

晚上,在前汾溪村,我們開展了系列宣講活動。郭樂山同學分享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,黃逍同學講春節傳統習俗,沈蘇馨同學則介紹學校和屏南縣的鄉村振興合作成果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深刻體會到,我們不僅是在傳播知識,更是在傳遞溫暖和希望。
1 月 15 日上午,我們來到屏南鄉村振興研究院,和秘書長一起探討當地生態農業的發展。總書記強調要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,建設美麗鄉村。我們總結出屏南鄉村振興的生態創新模式,還討論了如何向其他鄉村推廣。在龍潭村的 “迎新春 — 校友座談會” 上,江思林校友分享了他在龍潭村流轉稻田、種植當地常規稻的經驗。他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,原來,鄉村振興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努力中。
這次實踐,對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成長經歷。它讓我走出了書本的世界,真正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豐富多彩。我學會了如何和不同的人交流,如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。離開屏南的時候,我心里滿是不舍。這段經歷,就像一顆溫暖的種子,種在了我的心里,激勵著我在未來繼續努力,為傳承傳統文化、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。我也希望,通過我們的努力,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屏南,讓這片土地的文化和美麗,被更多人看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