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尹的彈弓
2003年,我搬家到了漁婆路,但那時并不認識開花鳥店的小尹,因為很熱鬧的花鳥市場也在漁婆路上呢。
不認識小尹的原因還有一個,我還沒開始養鳥。
人就是這樣的動物,失去了反而珍惜起來了——等花鳥市場搬走了,我決定養鳥了。
我愛人反對養鳥,家里已養了幾只從興化帶過來的河龜,再養鳥,家里可拍《動物世界》了。
但河龜是無聲的,還有半年的冬眠期。我養寵物的目的是為了調劑自己,寫作太久,屁股就和椅子長在一起了。有了鳥的話,可對話,還可讓我緊盯屏幕的雙眼松弛一下。
于是,就認識了小尹,也認識了他店里的那只會背“白日依山盡”的八哥。
小尹給我推薦了兩只虎皮鸚鵡,像兩團會唱歌的彩色塑料絲球。
鳥籠也是小尹店里的,鳥食是帶殼的粟米。
兩只虎皮鸚鵡,一黃一青,我給它們取名為小黃和小青。小黃和小青,在籠子里,跳下蹦上,還相互啄理羽毛,很團結的樣子。
誰能想到呢?我僅僅上了一天班,下了班,發現籠子里是空的,小黃和小青全部不見了。
是被貓吃了?!
我家沒有養貓,貓也不可能到五樓的陽臺。
我去找小尹,小尹說逃跑了。
為什么逃跑了?怎么逃跑?鐵做的籠子沒壞啊。
虎皮鸚鵡都會自己開籠子口的,小尹慢悠悠地說,你應該用鉛絲把籠子口扎緊了。
小尹說話總是這樣,慢吞吞的,眼皮也不抬。
我想說你當初也沒告訴我啊,但我更擔心逃跑的虎皮鸚鵡,這兩團會唱歌的彩色塑料絲球會飛到哪里去呢?
鳥籠沒壞,我還是想養鳥。
小尹向我推薦了文鳥,理由是文鳥干凈,唱歌好聽。
的確,文鳥愛干凈,總是把自己洗得干干凈凈的,叫聲比虎皮鸚鵡的呆嗓門好多了。
誰能想得到呢?可能是我缺少養鳥的經驗,兩只文鳥于一周后停止了歌唱。
我再次去找小尹。
小尹依舊躺在店門口的躺椅上打盹,他建議我還是養虎皮鸚鵡。
可能因為我第三次連續買鳥,他的話多了起來。比如,他建議我買一只鐵絲粗得多的鳥籠。這樣的話,虎皮鸚鵡就沒力氣開門了。還有,要經常給鳥吃點蛋黃,還有黃瓜,但不能給餅干,餅干里有鹽!
餅干或許就是文鳥停止歌唱的原因。
這個下午,小尹教會了我許多養鳥經。
我換了大鳥籠,也換了兩只新的小黃和小青。可能是因為無法逃跑了,這兩只虎皮鸚鵡,開始的時候,常在我的面前打架,我把它們勸開,它們繼續打,黃羽毛青羽毛掉了一地。只要我給它們朗誦梅特林克的《青鳥》,它們就不打架了,安靜地聽。
真怪!
花鳥店的生意總是清淡,有一天,我去為兩只喜歡聽我朗讀的鳥補充帶殼的鳥食,發現小尹的花鳥店換了主人,換成了一個貴州人!
又過了一個月,貴州人把花鳥店關了,變成了一家面店。
只是苦了我的小黃和小青了,它們習慣了小尹店里帶殼的粟米。我曾去西門米市場尋過,有粟米,但沒有帶殼的粟米。我買了半斤,可它們不吃。后來我去網上購買,總歸不合它們的胃口,吃一半浪費一半。
好幾年過去了。其間那家面店又換了主人,我家的虎皮鸚鵡們也習慣了網上購來的帶殼的粟米了。生活就是這樣的了不起,你習慣的繼續習慣,你不習慣的,肯定會慢慢習慣的。
時間:2023-06-20 作者:校園文學網 來源:校園文學網 關注:
隨筆推薦
- 暖窯
- 陜西關中有個土窯洞,現在已破敗不堪,早就沒人住了,我卻想給它起個名字,叫它暖窯。
- 06-20
- 小尹的彈弓
- 2003年,我搬家到了漁婆路,但那時并不認識開花鳥店的小尹,因為很熱鬧的花鳥市場也在漁婆路上呢。
- 06-20
- 在仁懷鄉下
- 春分剛過幾天,我來到了貴州仁懷鄉下。一早乘車離開市區,向郊外駛去,天空下著小雨,道路蜿蜒而模糊。
- 06-20
- 紅柳烤羊肉串
- 吃烤羊肉串,如果只管吃,便無須區別鐵簽子和紅柳簽子烤肉,反正都是烤羊肉串,吃就是了。
- 06-20
- 我的留守童年
- 家里窮,父母要去打工賺錢,爺爺奶奶嫌我是女娃兒,不愿養我,于是,我被送到了姥姥家。
- 06-20
- 蘆葦與少年
- 城外有大片的濕地,濕地里有連天的蘆葦。以前,這是窮得活不下去的男人救命的東西。
- 06-20
- 永遠的欠條
- 回鄉的車程歷經四個小時,我終于回到了姥爺的小山村,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。
- 06-13
- 那種美,無以言表
- 江南的煙雨沒能婉拒過境的冷風,陽春三月的早晨竟有一絲凜冽的寒意,我走在古鎮青石板鋪就的胡同里兜兜轉轉,沉溺于古鎮的寧靜溫和之美
- 06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