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一:回家的路
在一次機緣巧合中,我心血來潮,想用文學形式告訴同桌,怎樣才能到達我家。感覺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——題記
現在,就讓我們從我們最熟悉的校園——三中開始吧!
嗨!瞧瞧!咱們的學校多么渺小,渺小到這么容易確定校園大門在哪兒,并且是唯一的校門。邁開腳步,試著走出校門。剛邁出那道可憐巴巴的校門,前面是一棟棟樓房,一條不十分寬敞的街道,就這樣橫在兩處樓房群中央。伙計,到了這時,請把你的注意力,全面朝左。然后,沿著這條路走下去……
說實話,這路真的平凡至極,而且崎嶇不平。不過,習慣了,也就沒什么了。放眼望去,布滿塵土的路開始升高。走到了最高處,你就處在了擁有四個方向的十字街口。然后,再左轉。起步走,這條街剛開始幾乎全是賣日常雜貨的。慢慢的,隨著路途的增加,景色也隨著變化,變得安靜了,一些冷清的房子映入眼簾。房子中間,時不時地被這樣或那樣的小巷分割著。
繼續走下去,空中由遠及近地飄來一陣血腥味兒。接著,宰羊的、宰雞的、宰牛的各種血腥場面毫不避夷地呈現在你眼前。很殘忍吧?那種味兒也很令人嘔吐吧?
不過,接下來,你就要注意了,這個地形較罕見。面前的路,扭曲地不成樣子。并且前方還有一個不與任何街道接壤的廣場。左邊離自己最近的是兩個街道,這兩個街道的進口像V似的連在一起。你此時看的只是V下部的尖兒。好了,咱們先不管前面有什么東西,廣場又是什么布局。現在,最重要的是,離開那個屠宰場。轉身向右,順著一條短短的街道走。如果這條街道的左邊是廣場,右邊幾乎大部分是什么小飯店之類的。那么,你走對了。
走著走著,就出現了幾個路口。再右轉,就是一條寂靜且寬廣的柏油路。那么,再順著它走下去。伙計,我勸你最好走柏油路的左邊。不久,你就會發現一個加油站,而且加油站不遠處,又有一個汽車站。
加油站就算一個標志,通過它,你還會發現它的旁邊還有一個鐵道橫躺在那里。鐵道像是一個分界線,加油站的這一片天地喧囂不已,而跨過鐵道,又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,就是,靜。你應該奔向那片寂靜。老樣子,左右是樓房,中間是筆直大道。不知,你是否發現,左邊的樓房都比右邊的高很多,而且右邊的房子都很簡樸。
發現了這個問題,你應該靠右直走。你會發現修車的很多,特別是修大型汽車的。一眼望去,修車的最后一家,也就是到了那家,再向前走,再也沒有其他跟它在一條街的同行。視線該收一收了,到了我所說的那家,就走進它右邊的小巷吧。左邊沒有。
走進小巷,留意左邊。起初,是一堵圍墻,里面盡是雜草瘋長……再走走,那片雜草瘋長的地兒又緊挨著一個兩層小樓房。那個樓房就是我爺爺奶奶的家,依然沿著左邊兒,向前走,隔著一條小巷,又出現一棟三層小洋樓。那就是我家。
很靜,很靜,仿佛脫離塵世……
歡迎光臨!
篇二:回家的路
小的時候,最渴望的事就是能夠遠行,去見識外面廣闊的天地,所謂好男兒有志志在四方,也許自己就沒有志向,長大后竟然沒有這樣的機會。也只在西安上學那幾年,才真有了一種離家的感覺,不過每到陽歷新年過后,學校就會早早放假,那時回家的路很是難行,那主要是因為大秦嶺的阻隔,每次從西安到山陽就要一個整天,一般都是因為路途堵車,就這樣一路回到家中,路上就要花費兩天的時間,回家在我的印象中是多么艱難,好在學校給的時間很是充盈。
那之后,就一直渴望能有機會游歷四方,命運往往喜歡和人開玩笑,將我從他縣送到州里,又在送到縣里,直至鄉下。那時的我對于此是沒有什么大的感覺,這種地方呆在那里都一個樣,也就是這樣的認識害得自己,沒能出游四方,倒在秦巴深處偏遠的小鎮,家的四周轉了個來回,所以那些年里對于回家的路是沒什么感覺的,放假回家,收假到單位,只不過回家的路很是辛苦,因為那時這里還不通公交車,往來的多是四輪車,很不安全,但總比不行要好得多。
這樣的日子,就這樣渾渾噩噩,我都不知道哪里會是個頭。慢慢的自己為人父,父母的頭發開始花白,我才意識到回家過年是多么重要,畢竟那里融著親情、父母的牽掛,還有自己內心深處對故鄉的感情。由是每到春節,不能回家時,我都一種莫名的失落,家因為父母在,而一直牽掛在心頭。那時心中最恨的是那梅子溝的路,冰雪難消,回家的路充滿了不確定的因素。記得那年都準備好了回家過年,說好第二天一早就走,不想父親突發腦溢血,我一個人還不敢驅車回家,好在凌晨時分找到了原來單位的司機,一路艱難的回到家中接父親到縣醫院就醫,那一日整整在路上折騰了一天,兩個人換著開車,好在強的時間及時,還沒給老人留下太多麻煩。
也正因為此,我一直很恨那天回家的路,以前沒鋪水泥路面,路還被養路工人養護的很不錯,這一通水泥路反倒窄了不少,再加上冬日的冰雪,就更是難行,我拿到駕照至今,從每一個人在這種季節,單獨駕車回家。回家在少時多么簡單的事,由于這條路變得艱難了許多。
慢慢地,我才明白這只是一種借口,安全固然重要,可故鄉幾萬人還不是都趕著回家過年,而獨我因為路找到了一個托詞。其實這個時候,舍棄所謂的面子,坐上公車回家才是最好的選擇。我就此踏上坐公交車回家過年的路。
也許是因為要回家過年,我是那樣的興奮。單位放假每年都是二十五以后,今年也不例外,上周五得到的消息就是這個周二開會,一般來說,開完會遠路的人就可以離開,幸福的是會又被提前,周一下午召開,這是通知上寫的,很是明白。叫你沒想到的是又提前了,周一上午十時三十分年終大會準時召開,終于可以回家了。我回家的時間也又一次提前,那個晚上我是失眠的,不知是興奮還是憂慮,畢竟孩子坐車是老暈車的。
早上八時準時起床,匆匆用過早飯,按照班車司機所說的到站時間九時,還整整早到了車站二十分鐘,畢竟這么多年也沒坐過班車,司機我大度是不認識的,不早到等車座位就成了問題。就這樣在寒風中呆到十點,班車才進站,在一位熟人的幫助下,我第一個沖上汽車,占了幾個座位,等著妻和孩子。為了坐公車,我是不主張帶行李的,畢竟這個時候,帶上太多的行李,再帶上孩子是很麻煩的,路上的狀況也不是很清楚。只是上車時,和司機的攀談中,得知他早上上來時因為沒掛防滑鏈,就差點出了事故。我更加憂慮,不知決定回家是對還是不對。這樣等著妻和孩子吃完早飯,上車等候。這時的車已經滿員,但仍然沒有走的跡象,只是反復說明十二點準時出發,這個方向有三輛車都在上人下人,如此反復,終于一輛車走了,又過了半個小時,十二點半第二輛車出發了,司機把我們車上超員的乘客一起帶了下去,說是都叫你們坐上車,但是檢查的太嚴格,必須用小面包車把你們送到半路上。這樣我們終于在十二點四十分出發了。可能是好事多磨,車剛要出站,一對父子騎著一輛摩托趕來,非要上車,司機說是已經滿員,怎么說,這對父子堅持要上車,這位父親還要回去放置摩托,司機很無奈,只好對這位父親說,“我必須開車出站,你能攆上我的車你就坐,攆不上就明天回家。”這位父親就騎著摩托趕回去放置,司機一路對著這個兒子罵著他老子,慢悠悠地開著車,發動機不時怒吼著,終于這位父親租了一輛車還是攆了上來。還沒等車提上速度,前面已經堵了一條長龍,司機沒有猶豫,掉頭往西,直奔高速路口,不過這對可憐的父子又被扔下車,讓其爬上高速路,在路旁等候,這樣我回家的路就從銀武高速開始,過了幾個隧道,載上這對父子,一同奔赴家的方向。
因為害怕孩子暈車,看著路好我就扶著她睡在我的腿上,我也一同進入了夢鄉。隱約感到車停了,當我在夢中醒來時,車上已不是超載了那一對父子,而是帶副駕駛員超了九個人,這樣的情況還在惡化,到要上梅子溝時,又上了一個女乘客,這種情況,司機是很有同情心的。這時的車,在高速奔馳中突然慢了下來,要穿越鶻嶺了,最危險的路段到了,我也沒心情再睡覺了,不過還得哄著孩子睡下去,畢竟睡著了就會舒服很多。路沒有想象的那么惡劣,不過很是顛簸,這是路被洪水毀了以后還沒完全修復。到達小鎮時,車胎又沒氣了,修補輪胎花了半個多小時,這是真正感到饑寒交迫,車又開始向山中穿行。
終于看到父親佝僂在路旁,終于到家了,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了。
回家的路很是艱難,卻在心中開花,那是老父老母對兒的牽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