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月光
腳底的沙細膩綿密,肌膚被溫柔地撫摸。我們來之前,沙漠里才下過雨。沙漠之中的甘霖,安頓了流沙的飛揚,想象中的“七竅流沙”并沒有出現,靜靜地坐在沙丘上什么也不想,又好像想了很多,把腳踝埋進細沙,溫熱熨帖。白天的暑熱漸漸散去,一日舟車勞頓也在此時一掃而盡。
月,躍出沙丘。有人站在遠處,被月影拉得長長的剪影,映在沙海之中,朦朧、修長。翻過一個沙丘還有一個沙丘,時而高陡,時而平緩,月光映在人臉上,清晰又模糊,這樣的夜適合抒情,適合談心,是文學的夜,是友情的夜,來自五湖四海的作家,為夜色籠罩,白天熱情的沙漠變得溫涼,起伏的細沙如水一樣輕緩、溫柔,細細地撫慰著勞頓的人。有人在奔跑,高一腳低一腳,有人在高唱低吟,聲音像流沙綿延。
月又白又圓,沙海綿延,赤著腳走過一丘又一丘沙山,從前陌生的人,因著文學,在此地相識相交,心緒像月光忽遠忽近,有感動,有心動。這是一群人的夜,也是一個人的夜。曾經流淌在心底的歌,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。歌聲渺遠又近在耳側。多好啊,志趣相同的人一起行走在沙漠中,月色寧靜、安詳。照見古人的月也照在我們身上臉上,對月而歌、暢意抒懷,今時沙漠之月,會因為一些人而明亮一生。這一輪月,從此不再遠離。
一生中總有這樣一個夜晚,被反復記憶。
還是月夜,1895年的月夜。還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,瑞典探險家斯文·赫定經歷生死驚魂的一夜。進入塔克拉瑪干
沙漠已經25天了,由于事前預判不足,還沒有到和闐河,斯文·赫定他們所帶的水已經不足了。已經幾天沒有食物,沒有飲水了,命懸一線。看著隨行人員一個個倒下,斯文·赫定掙扎著走進了月夜。像被一個無形的手牽引著,他不再按羅盤指引的正北方河流的方向行走,而是向著月亮懸掛的東南方走去。
我好像是在被一只無形之手領著走。我終于不再堅持自己了,而是向著東南方向月亮所在的位置走。我不斷地癱倒在地,休息片刻。這時我被一陣可怕的睡意壓倒了。我的頭垂到地面上,我只好積聚起自己全部的意志力同這睡意相抗爭。我敢肯定,假如我睡著了,照我現在這副筋疲力盡的樣子,我就永遠也醒不過來了。
我已經走了大約一英里,這時東岸上樹林的輪廓出現在月亮下面。階梯狀的河岸上生長著濃密的灌木叢和蘆葦叢。一棵倒下的白楊將它那漆黑的樹干伸向下面的河床,就像是一條鱷魚的身體。河床依然像從前一樣干枯。
我將要在其上躺倒死去的河岸已經離得不遠了。我命懸一線。我突然間吃了一驚,停下腳步。一只水禽——野鴨或者野鵝——撲棱棱拍動翅膀飛了起來,然后我便聽見了水的潑濺聲。緊接著,我站在了一個七十英尺長、十五英尺寬的水潭邊!潭水在月光下看上去像墨水一樣黑。白楊樹干的倒影映在水面上。我在這寂靜的夜里為我奇跡般的獲救感謝上帝。
斯文·赫定在初夏的夜,遇到了一個極為罕見的水潭,因此獲救。后來,他把這個湖命名為“天賜之湖”,也因此行,塔克拉瑪干沙漠,被他稱為“死亡之海”。
照見過斯文·赫定的月光,落在我們身上,他一定想象不到,如今這里成了希望之海,在大沙漠深處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,石油人在曾經的生命禁區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。石油人在這里修筑了世界流動性沙漠中最長的等級公路,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。公路兩旁綠浪逶迤,植物們、動物們在這里生長、出沒。曾經杳無人煙的荒漠里,自從有了石油人,就有了高樓,有了現代化的油氣裝置,沙漠深處高聳的井架,見證了人類生活從無到有,從荒涼無人到人群聚集。在這里石油人開發出全球陸上最深的海相碳酸鹽巖油田,我國規模最大、開發效益最好的油田,也是我國超深復雜氣藏高效勘探開發示范區。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、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的富滿油田。
坐在沙脊上,仰望星空,在月的輝映下,星星閃爍著微茫的光,無窮的宇宙讓人神馳遐想,相對浩瀚星空,地球深部也是神秘莫測,在這里有更多的未知等待人類去發掘,走前人未走過的路,艱難、曲折,好在有了現代科技的引領,石油人以無懼的勇氣一次次挑戰生命禁區,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不斷地向地球深部突破,四千米、六千米、八千米、九千米……
上天難,入地更難。三十多年來,塔里木石油人堅定地向沙漠腹地進軍,向地球深部掘進。還是在這里:
2019年,輪探1井入地8882米,超越了珠穆朗瑪峰。
2023年,果勒3C井完鉆9396米,刷新了亞洲最深水平井深度紀錄。
2023年5月30日,亞洲第一口萬米深井——深地塔科1井開鉆。
那天,我站在深地塔科1井前,思緒萬千。這是國內第一口萬米深井,鉆井深度12000米。我們到的時候,二開已經7900多米了,越向下,難度越大,每前進1米,要花費更長的時間。在現場,我看到從地球深部取出來的巖屑,如果不是親眼所見,很難想象,這一粒粒小小的毫不起眼的石頭,竟然來自地球近8000米深處。在此遇上,該是多么神奇的緣分。而地質專家要以此為依據,判斷地層深部的構造、成藏、油氣資源分布以及勘探開發可能會遇到的問題。
八月驕陽烈焰般炙烤著大地,我們在房間里享受空調時,石油人正在鉆機前忙碌著,向地球深部每進尺1米,難度就增加無數倍,鉆機晝夜不停,地質專家們要時刻觀察進尺的深度,對比分析巖屑成分的變化。想象可以天馬行空,科學勘探需要嚴謹一絲不茍。一米一米地取樣,一米一米地繪圖,當深地塔科1井的手繪取樣圖一點點地展示在作家們面前,他們不約而同地說:“這是地下迷宮的‘千里江山圖’。”日前,由作家孫甘露創作的長篇小說《千里江山圖》獲得了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,這是中國文學界的最高獎項。小說中記錄了一群有信仰、有抱負的理想主義者用生命照亮了風雨如晦的暗夜。為了轉移交通圖,革命者們不惜犧牲年輕的生命。小說在更深的精神層面上展現了歷史進程的沉郁悲壯,這是文學上的“千里江山圖”,彰顯出革命者的激情信仰和精神豐碑。此刻,呈現在作家眼前的是地質專家們每隔一小時,根據鉆井取樣數據手繪的地球深部的地層取樣圖,作家們說它是地下迷宮的“千里江山圖”絲毫不為過。地質專家和勘探工作者為了探尋地層深部的奧秘,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取證和研究。他們目光如炬,鉆精研微,不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。這讓我想起克拉2井的上鉆,地質專家賈承造在眾多巖屑中,發現了幾粒細小的砂巖顆粒,當即決定停鉆進行氣測對比,取心確認。由幾粒巖屑發現了克拉2整裝氣大氣田,聽起來像神話般不可思議,但在科學面前事實勝于雄辯。克拉2氣田橫空出世,直接促成了西氣東輸世紀工程。
雖然生活在不同年代,但他們同樣是一群心懷信仰、有家國情懷的人,在深不可測、目力無法窺見的地球深部,石油人探尋地下油氣資源面對的是世界級難題,這樣的信仰讓他們無懼困難和挑戰,日日年年地堅守在戈壁、荒漠,為國家找尋能源戰略接替的信念讓他們無怨無悔。
驕陽烈日,狂風沙塵暴,遼闊的星夜,寂寥的沙海,無數這樣的時刻,只要鉆機轟鳴,石油人的職責和使命就讓他們一往情深地投身其中。他們無暇享受浪漫的月夜、曠夜星河和起伏的沙海,這些奢侈的情懷,他們微笑著忽略。這些裝得下戈壁和大漠的石油人,他們用粗獷、用遼闊、用擔當、用智慧、用汗水承接著一口又一口深地鉆井,在困難和挑戰面前,他們篤信:打得進也得打,打不進想辦法打。
沙漠的夜,寧靜空曠。夜空的另一處,鉆機轟鳴,石油人忙碌的身影未曾停歇,這是一群自帶光芒的人,頭頂星光,腳底帶風,用忙碌和激情,匯點點星光照亮通向地球深部的光芒,一直以來,他們在戈壁、荒漠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年華。
月圓了,又近了,我們一行人走出沙海,在盛夏的涼風和愜意里,那潔白的月光始終照在我們臉上身上。日間這些不尋常的體驗和感受,月光一樣,成為心中永遠的難忘。
時間:2023-09-22 作者:校園文學網 來源:校園文學網 關注:
隨筆推薦
- 走進桃花源
- 湖南常德的津市,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小城,仿佛湖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,散發著迷人的光芒。
- 09-22
- 白月光
- 腳底的沙細膩綿密,肌膚被溫柔地撫摸。我們來之前,沙漠里才下過雨。沙漠之中的甘霖,安頓了流沙的飛揚,想象中的“七竅流沙”并沒有出
- 09-22
- 醉在木魚鎮
- 有一首歌叫《木魚石的傳說》,精美的石頭會唱歌。
- 09-22
- 小站大歷史
- 人們常說,要了解近代中國,就得看天津。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、第一座商品博物館、最早的博覽會式建筑群……
- 09-22
- 嶺畔村的孩子
- 嶺畔村位于福建省晉江市磁灶鎮東北部,離泉州市區只有二十多公里,到大海只需半小時。
- 09-22
- 坐木船去上海
- 盡管1958年后,奉賢歸了上海,可本地人不把自己當上海人。每過黃浦江去閔行以北,都說去上海。
- 09-22
- 世界杯在哪兒看
-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,看了數場,使用的設備是筆記本電腦,戴上耳機,放在餐桌上看,坐在書房里椅子上看,躺床上把筆記本架在腿上看。
- 09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