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時節,我來到廣袤的錫林郭勒大草原,觀看東烏珠穆沁旗的“那達慕”大會。
“那達慕”是蒙古語,也稱“那雅爾”,意為娛樂、游戲,用以表達豐收時的喜悅心情。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,在蒙古族同胞的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,通常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、水草豐美之時舉行,歷時約一周,文體項目主要包括摔跤(搏克)、賽馬、射箭、套馬、下蒙古棋等。伴隨時代發展,如今的那達慕大會囊括了更加廣泛、更具時代特征的內容,已發展成為集祭祀慶祝、文化旅游、經貿交流、體育競技、娛樂游戲于一體的民族盛會,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今年,錫林郭勒大草原雨水充沛,牧草長勢良好,許多叫不上名字的花朵穿插生長在綠草間,隨著和煦的夏風搖曳。在那達慕大會的會場沿線,不少牧民開起臨時百貨店,售賣蒙古族的傳統服飾、酒具、工藝品、兒童玩具等,當地的文旅部門還開展了旅游商品及文創產品的評比活動。牛羊肉和蒙古奶茶、美酒的香氣,從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里不時飄出,前來參加那達慕大會的牧民身著節日盛裝,牽著心愛的馬匹,不少上年紀的人還領著孫輩,有說有笑地向會場走來。
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式場面宏大,內容豐富,既有驚險刺激的馬術和摔跤表演,也有歡快熱烈的蒙古族歌舞展示。同行的友人告訴我,受新冠疫情影響,東烏珠穆沁旗的那達慕大會已停辦三年,今年大家都鉚足了勁兒;不僅是錫林郭勒盟,東到呼倫貝爾市、通遼市,西到阿拉善盟、鄂爾多斯市,都有選手報名參賽,這是近年來文體項目最多、參與范圍最廣的一屆那達慕大會。主持人高聲說道:“一生中,一定要看一次草原那達慕,因為只有在這里,你才能看到天有多高、多藍,草原有多遼闊、多綠,馬有多英俊,搏克手有多帥氣……最重要的是,人的內心有多寬廣,民族團結之花就有多燦爛,我們的生活就有多幸福!”此刻,主席臺下的草場上,青年騎手時而勒起韁繩,讓駿馬昂首向觀眾致意;時而揚鞭催馬,排成隊列向遠方疾馳。揚聲器里傳出悠揚的樂曲:“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,很小的時候/有一只神奇的搖籃,神奇的搖籃/那是一副雕花的馬鞍/伴我度過金色的童年,金色的童年……”
在所有的文體項目中,摔跤、賽馬和射箭最具觀賞性、最引人注目。摔跤手不受地域和體重的限制,大多長相彪悍、體形粗壯,他們穿著紋飾精美的皮坎肩,搖晃著身子做躍躍欲試狀。比賽采用淘汰賽制,一跤定勝負。摔跤的技巧多樣,可以由捉、拉、扯、推、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,演化出百余個動作;可互捉肩膀,可相互摟腰,可鉆入對方的腋下進攻,十分有趣,觀眾經常看得驚心動魄,抑或忍俊不禁。賽馬具有廣泛的群眾性,參賽的騎手既有青壯年,也有老年、少年,項目有“快馬賽”,主要比拼馬跑動的速度,先到終點者為勝;“走馬賽”,主要比拼馬步伐的穩健與輕快。茫茫草原上,群馬飛馳,襟飄帶舞,真是蔚為壯觀。射箭比賽分靜射、騎射、遠射三種,靜射時,射手立地,待裁判發令后放箭;騎射時,射手需騎馬,在馬跑動時放箭。不同年齡的射手們迥異的射箭姿勢,使人在恍惚間回溯往昔,進而被馬背上的民族那不屈不撓的精神觸動。
觀看東烏珠穆沁旗的那達慕大會,讓我體會到生命的頑強,感受到時代的搏動,見證了力量的唯美,目睹了蒙古族同胞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。